根据《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公布的结果,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还没开始为退休做任何储蓄。矛盾的是,虽然他们从未规划过自己的养老生活,但是接近2/3的人相信自己将拥有愉快且无忧的养老生活。问题来了:他们哪里来的自信?“养儿防老”吗?不,这种观念早已被抛弃。从调查结果看,只有5%的人认为他们在晚年会得到子女的支持。这也很容易理解。从目前的形势看,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需要老一辈掏空自己的积蓄帮他们付首付,已经算很好了。所以呢,大家很有自知之明,不奢望孩子能养着自己,只希望自己年老之时不成为孩子的负担。
养老靠政府:主流想法
中国养老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第一支柱非常庞大,基本占到了绝对性的分量。这也是为什么大伙儿即使还没有为自己养老生活做储备,但还是对老年生活充满乐观。因为养老有政府这个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无可否认的是社保养老金的确是覆盖面最广,也确确实实能为大家的退休生活提供基本保障。但如果想要追求更高质量的退休生活,单靠国家是不够的。更不用说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的压力也很大。在200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过7%,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在2017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4%,正在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迈进。
与此相对应的,是出生率的降低。从这些年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来看,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注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出生的人口越来越少,意味着以后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大家寿命越来越长,意味着老年人会越来越多。也就是现在日本的困境。
说完第一层,现在来说说第二层,企业提供部分。不多说,还是想让大家看一组数据。截至2017年末,共80429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达到2331万人。两千多万人,而全中国人口总数超13亿人,所以说企业年金这部分的覆盖人数是很少很少的。 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机构以及国企单位,企业年金对普通的工薪一族来说基本形同虚设。即使在2014年开始实施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仍无法阻挡企业年金累计结存总量增速下行的趋势。所以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提供的辅助性补充养老金能覆盖到普罗大众基本也是不大现实的。